太极拳放松八大好处 听劲与喂劲-祝大彤( 二 )


总之 , 欲深研太极功夫 , 得到内功 , 不常年听明师的劲 , 是难以提高的 。 有人不信这一套 , 二人推手 , 以力加招数 , 制服对手露个脸 。 笔者认为 , 太极拳讲究以阴阳变化 , 举动轻灵是根本 , 用力显然不是太极拳艺 。 喂劲
“喂劲”的“喂”字作喂食给对方解 。 太极拳老师为了使学生早日学得太极拳功夫 , 经常以喂劲的形式给学生上推手、技击课 , 便于学生明白劲路的来龙去向以及双方在接触点上空松是什么状态 。
给学生喂劲是有条件的 。 学生在学练多年以后 , 已经把握太极拳的阴阳变化 , 初具“由着熟而渐悟懂劲”的中乘功夫 , 且有悟性 , 是可造之才 , 老师有可能重点培养这类弟子 , 给他喂劲 , 也有人称为“开小灶” 。 能不能给所教授的学生都喂劲呢?不可 , 同年同月开始学太极拳的同班同学 , 学练一段时间 , 很快便能分出长短 , 如果一视同仁 , 给悟性差的学生听劲 , 不懂听劲的人死死按住接触点 , 脚下飘忽也不松手 , 还谈什么从听劲中学练提高技艺呢?
老师给学生喂劲 , 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劲力是扑空了 , 还是自己的劲力未能发挥出去 , 是手上摸空 , 还是脚下飘浮 , 体验得明明白白 。 说得再通俗些 , 学生的劲力打到老师身上 , 听听老师是如何柔化来力 , 或是截住不让对方的力出来 , 或是将来力发往左右侧后方 , 或是将来力疏于脚下 。 以上种种柔化拳法 , 不是老师喂劲 , 十年八年也弄不明白 。
后学者欲深研太极拳技艺 , 瞎推盲练是无益的 , 寻明师指点 , 在听劲、喂劲上得到真传 , 是扎扎实实的太极功夫 。
【太极拳放松八大好处 听劲与喂劲-祝大彤】
运动 , 要求心静用意 , 肢体内外充分放松 。 就是说 , 不但肌肉、皮肤、骨节要放松 , 同时要求中枢 经系统、内脏器官 , 全身处处都放松 。
练为什么要松?因为太极拳是一项技击性很强的运动项目 。 它的技击要求是后发先至 。 也就是说在对方出击后 , 借对方来力作出应敌反应 。 这是太极拳与其他拳种不同的要求 。 正如拳论中所说的“彼不动 , 己不动;彼微动 , 己先动 。 ”平时练拳看起来很慢 , 慢
练的目的是要把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要练得合乎拳法拳理 。 要在意念引导下神经中枢高度集中 , 骨骼肌肉充分放松 , 以达到神经、肌肉的高度敏感性 , 在与对方交手时能感觉到对方哪怕很小的劲路变化 , 并借力发力 , 这就是太极推手中所说的听劲 , 是拳论中说的“一羽不能加 , 蝇虫不能落”的高级 。
要想达到太极拳的高级功夫 , 练拳时放松入静是非常重要的 , 不放松肌肉就不能快速发放;不入静 , 中枢神经就达不到高度的敏感性 。 所以说放松入静是练习太极拳的基础 , 是太极拳的基本功 。
初学太极拳要从缓慢、松柔入手 , 先求松静 , 由松入柔 , 逐步积柔成刚 。 所谓全身放松 , 就是自头至脚 , 由内及外 , 完全放松 , 没有一点僵力 。 感觉神经中枢(大脑)松静 , 思想集中 , 达到心平气和的状态 , 才可以开始动作 。 因为太极拳是一种顺应人体的自然状态 , 顺其自然规律而引发其自然之力的一项运动 。 通过特殊的整体修炼过程 , 调整强化人体本能和开拓人体潜能 , 使练拳者的身心达到平衡和自由状态 , 同时全身肌肉韧带、骨骼以及各脏器 , 都能顺从意念的需要 , 以达到既协调有序 , 又迅速灵活 , 乃至“屈伸开合任自由”的一种理想境界 。 太极拳放松锻炼的目的 , 是要使整个人体在意念导引下 , 做到随心所欲地发放人体能量 , 也就是要使大脑信号与肌体动作同步化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