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稳”是常用的一个术语 掌握六大练功要领 让你变身养生专家


“三稳”是常用的一个术语 掌握六大练功要领 让你变身养生专家

文章插图


 气功的功法种类繁多 。 但在锻炼时不管哪一种功法,都有共同遵循的基本要求,即称为练功要领 。 掌握了练功要领,才能提高练功质量,少走弯路,减少一些练功中的不良反应,使练功能沿着正确轨道顺利前进,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。 练功要领主要有以下几项:

1、松静自然

松与静是在练功过程中始终都要贯彻的原则,也是练功入门的基础 。

【“三稳”是常用的一个术语 掌握六大练功要领 让你变身养生专家】 所谓松,是指形与神、身与心的放松 。 在练功的姿势中,不论静功和动功,都须有一定的肌肉群处于紧张支持状态,以维持固定的姿势,在保持姿势要求的前提下,全身各部肌肉要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 。 因此在姿势上要做到两眉舒展、含胸拔背、沉肩垂肘、松腰松胯等,都是为了使全身肌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而设的 。 在姿势放松的同时,还要求精神意念的放松,即在练功中要解除一切思想紧张状态,消除顾虑,使自己有意识地处于一种非常轻松舒适的状态 。 另外,在练功中,还要做到呼吸的放松 。 呼吸要达到深、长、细、匀,气沉丹田 。 这种呼吸状态,是在意念的支配下,使肋间肌、膈肌、腹肌放松的状态下,逐渐训练形成的 。 如果憋气使劲、鼓腹挺腰等用力强练,就会出现胸胁胀满,腹部胀痛的紧张症状,反而达不到呼吸深长细匀的要求 。 这都是呼吸未能放松形成的 。

 所谓静,是指在练功过程中,保持情绪的安宁 。 静不是绝对的,是相对动而说的 。 人在清醒状态下,大脑时时刻刻都在紧张地工作着,它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安静休息,以消除疲劳,恢复机能 。 气功的入静就是使大脑达到休息的目的,以恢复大脑机能 。 气功的入静休息与自然睡眠和普通休息又有所不同,它是一种特殊的功能状态,又称为气功态,是在静中有动的情况下达到大脑休息,增强脑功能的一种特殊方法 。 静除了内在的情绪安宁之外,还包括外部的环境安静 。 如果能做到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“六根清静”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就可以避免外在环境因素的干扰,以保证入静 。

松与静两者又是互相促进的,放松可以帮助入静,入静又可进一步促进放松 。 故松与静是不可分割的 。

所谓“自然”是指练功的姿势、意念和呼吸等各方面,要顺乎自然而不能勉强硬练,过度追求 。 但顺乎自然又非听其自然、放任自流,而是在意识的引导下,根据松静的原则进行锻炼 。 这就是所谓松静自然的整体原则 。

 2、动静结合

是动与静的相互配合,这有两种含义 。 一方面是指在练功方式上动功与静功相互配合 。 因为动则生阳,静则生阴,各有所偏,所以专练静功或动功会有阴阳失调之虞 。 如能二者相互配合,动静兼修,内外并练,自当更有裨益 。 动静结合的另一方面是指在练动功时,要掌握动中有静,即在外形动作的条件下,思想安静,注意力集中在各种动作上及呼吸运气上,即所谓以静驭动,动中有静 。 练静功时,在思想安静、意念集中的条件下,可促使内气产生,使气血运行的感觉更为明显,这种内动现象又更能促使思想的集中,即所谓静中有动 。 故动与静是互相促进、互相依存的 。

应如何掌握动静结合的锻炼,这要根据练功者自身的具体情况而定,年龄、性别、体质、病情、练功进度等都要考虑在内 。 如年龄较大的,体质较差的,病情较重的,可以先练静功,待体力恢复、病情好转时再加练动功 。 如以保健养生为主的,可以动静兼练 。 体力好的以练动功为主,体力差的以练静功为主 。 在练功的动静时间次数上,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而适当掌握 。 一般早晨可以先静后动,以利于白天投入工作;晚上可先动后静,以利安眠入睡 。 如在疗养院或已休息者,在下午可以加练动功或静功1次 。 一切根据具体情况,以中医阴阳辨证为指导,灵活掌握运用 。 把动静结合起来,更能增强效果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