供暖分界线怎么划分的

【供暖分界线怎么划分的】
供暖分界地区是按照供暖分界线划分的 , 中国供暖分界线位于北纬33度附近的秦岭和淮河一带 , 秦岭和淮河一带以北就是属于供暖地区 。
中国划分南方和北方的这条分界线是1908年由中国地学会(即现在的中国地理学会)首任会长张相文 , 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提出的 , “北岭淮水”这条线 , 从海滨到江苏淮安 , 再到河南信阳 , 一直到陕西安康 , 长约上千公里宽约数十公里 。南北供暖的分界线是秦岭-陇海线 , 此线以南地区一律不集中供暖 。这些地区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摄氏度的天数不够90天 , 因此不值得集中供暖 。
中国之所以实行集中供暖主要原因是在建国初期 , 形成了“一边倒”的外交格局 , 曾经历过各行各业向苏联学习的历史阶段 。苏联则是当时世界集中供热规模最大的国家 , 参照当时苏联的模式 , 初步建立了住宅锅炉供暖体系 。
由于建国初期经济水平落后 , 能源紧缺 , 节约经济成本的前提下 , 优先考虑气候寒冷的北方地区 。根据前苏联的气候计算方法规定 , 室外温度5摄氏度以下定义为冬天 。因此 , 只有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℃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被界定为集中供暖的地区 。

    推荐阅读